所以,原本应该在孝景皇帝七年初,举行的孝景一朝第三次大计,便理应被替换成同一时间,即天子荣新元元年初的新君首次大计。
可当时的状况,稍微有些特殊。
——孝景皇帝尸骨未寒,匈奴人就跑来讹诈,并被刘荣强硬回绝!
而后,便是一场朝那之战,让整个长安朝堂都心系北墙,刘荣也就没了大计的心思;
专注于北墙战事的长安朝堂,更没了主持大计的精力。
本该在去年进行的大计被延迟,今年,也就是刘荣新元二年初,总该是补上了?
无奈今年和去年一样——北墙战事未休,长安朝堂,无暇他顾。
对于自己这一朝的首次大计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刘荣其实是有些无奈的。
大计,是这个时代,长安朝堂中央针对地方郡县——尤其是山高皇帝远的关东地方郡县,少有的审查、监督手段。
每三年一次的大计,以乌纱帽,乃至于项上人头为标的物,来警醒着每一位郡县主官:无论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千万别过火!
若不然,你就算是有上苍庇佑,也最多最多只能蹦跶三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