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世内蒙古境内,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封建时代城市,云中城的战略位置,早在战国之时,便受到了华夏文明,以及塞外游牧文明的关注。
战国中期——准确的说,是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凭借胡服骑射而强大起来的赵国军队,在赵武灵王的率领下开疆拓土;
复中山地,向北开壤至燕、代,破林胡、楼烦,向西至云中、九元!
自代地筑长城,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换而言之,在不远的一百五十年前,如今被匈奴人奉为圣山的阴山,是赵武灵王所设定的北方前线战略起点;
至于云中、雁门、代郡,则是被那条起于阴山、止于高阙的防线要塞所庇护的新服之地。
到了秦之时,大将军蒙恬率秦长城军团四十万,北逐胡蛮数千里,使游牧之民不敢南下牧马,见秦黑龙旗则不敢挽弓,快则望风而逃,满则跪于道侧,战战兢兢,以迎秦王师铁骑。
在那个时候,云中城,是秦版图纸上,诸多位于代、赵长城以北、秦长城以南的边塞城市;
但在秦二世而亡,中原大地再次陷入战火纷争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就都变了个模样……
“秦二世在位,历行苛政,横征暴敛,乃至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人无不景从。”
“后陈胜吴广为章邯所败,又章邯大军东出函谷,欲于项籍对峙巨鹿之时,二世乃令北墙边卒悉数南下,以平项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