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连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泉州,福州,厦门三地的原材料仍旧是按原本市场价正常销售。
特别是汽油,柴油,钢铁,粮食等这类民生,战备都紧俏的物资,反正闽中政府就是敞开了供应,甚至让鼓励大家都大量囤货,大囤特囤!
只是海关这边,由于闽中政府采取的是关税随自由市场自由涨跌。
一时间整个航运在内地市场欣欣向荣的时候,破天荒的迎来了寒冬。
去南洋拉货要涨价,回来入港还是要涨价,结果货到了市场,直接比市场上的高了20%-30%,这个价自然没有人来接盘。
顿时导致几大港口的原材料积压成山。
受影响最重的,自然是靠航运发家的英法等欧美国家,日本倒是巴不得这些货给他运到本土去。
可是溢价30%的原材料,他也扛不住这个价啊。
而恢复原价,显然不现实,毕竟材料款和关税是真金白银付了的,对于生意人,是不可能做赔本赚吆喝的事。
对此,耶伦和威尔士等人都觉得是秦晋在启用战备物资强行和他们硬扛,毕竟你只要没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进来,你坚持个一月两月很正常,只要你没有了储备,那你就只能靠买!
而买就得通过我们,就靠你闽投的那上百条船,就是跑出火星子了,也供应不上你这么大个摊子的基本需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