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他虽然还借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20万大洋、金城银行10万大洋,但抵押物却变成‘三个地产项目’的后续收益、愚园路63亩地的道契。
他现在的贷款一点不夸张,很多地产商采取‘连环质押’的方式,不知道将资金翻了多少倍。
而且,如果不是陈光良决定稍微提前一点发展‘分期分层地产’,他也不会考虑继续贷款20万大洋。
毕竟,既然都决定干一票打的,他自然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润。
孙衡甫开口说道:“以你长江地产的信誉,只要你那批道契真值30万大洋,我就给你贷款20万大洋。毕竟你开发地产,不花自己的钱都开发成功了,现在你有地皮、又有资金入场,稳定肯定不大。”
也是这两年,各大银行的存款增多,他们对于放贷也比较宽松。
当然,客户信誉好依旧是最重要的。
陈光良说道:“那肯定是差不多三十万大洋。对了,这利息如何算?”
三十万大洋有水份可能,所以他话不说太满。
至于利息,他自然渴望低息。
孙衡甫思考一番说道:“你借几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