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小说 > 都市小说 > > 第307章 沪市旅游指南 (4 / 9)
        在美国纽约驶向沪市的船上,美国人杰克正在期待着此次的沪市之行,他是来沪市向‘老板兼恩人’陈光良汇报的,顺便也来沪市旅游一趟。

        他很感激陈光良,给了他东山再起的命运,所以这一次他决定亲自来沪市,向陈光良表‘忠心’。

        杰克手中,是一本叫做《EverythingAboutShanghai(我想去上·海)》的旅游指南杂志,价格还挺贵的。

        【指南开篇介绍沪市开埠历史,从开埠前讲到一二八,算是把沪市的历史好好交待了一遍。其中有一个片段讲了沪市有些马路的旧称,如南鲸路曾叫派克弄,外滩曾叫扬子江路,四川(中)路曾叫“大桥路”,江西(中)路曾叫“教堂路”。

        紧接着就是介绍一下沪市有点复杂的治理模式。虽然民国时代的沪市,一市三府的行政管理足以让外来者头晕眼花,但在司法管辖权上却更为复杂,西方几大帝国主义均在沪市设有海外法庭或外事法庭,在此就不展开叙述了。

        沪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近代以来历史变迁产生的特殊性使之成为中国经济之都,人口也飙升至世界第六,并有望在1935年(指南出版于1934年)超越芝加哥,跻身老五。而外国人,其实只占不到三十分之一,在租界也没有达到十分之一。

        1934年建成的国际饭店,是远东第一高楼,美国以外最高的建筑。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沪市总会大楼,以及里面号称“世界第一长的酒吧吧台”。不过指南上预言,此时美国刚刚推翻了禁酒令,这个记录很快将会易手。

        不远处英法租界交界路爱德华七世路的尽头是为曾经来沪市淘金却殒命于一战的冒险家所设立的胜利女神雕像。这是沪市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从外白渡桥至胜利女神雕像是1935年外滩的全貌,也是沪市的缩影。

        来沪市的主要手段依然是轮船和火车,越洋飞行在这个年代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此时的华夏飞机主要还是军事、商业和通邮之用(徐志摩便死在通邮的飞机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