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谢酒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先四处查看,收集大顺没有的东西,大物件没有带走,倒是搜集了很多热带水果以及南疆特有的植物种子。
小六子来时,谢酒儿等人已经将情况摸透了,正在大批量的搜集各种大顺没有的东西。
看着谢酒儿鼓鼓囊囊搜集了几车的种子,张丰年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很是不赞成,只觉得东家是白费功夫。
“东家,你可能有所不知,这个南橘北枳的说法,南疆之南气候潮湿,终年湿热,没有冬日这么一说,而我们大顺则不同,北方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夏季炎热,气候与这里大为不同。
大顺江南虽然气候跟这里稍微接近一些,但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至少,咱大顺的南方那也是有冬天的,可这里它就没有冬日,气候不同,吃的、用的、种的自然也就不同。
您是一番好心,可是,他们这里的种子对咱们来说应该是没有用处的,您这一大车种子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第484章南橘北枳
欢歌对农作物不是很了解,没有发表意见,灵一自小离家,麦苗稻米都分不清,嘴巴眯的最严实。
后面赶来的小六子虽然不知道谢酒儿的打算,但张丰年的话他还是十分认同的:“我也是庄稼人出身,张哥这话没毛病。”
谢酒儿不以为意:“小六子,你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小六子仔细想了一下,还是不明白谢酒儿什么意思,谢酒儿有些得瑟的看着他们:“我也是庄稼人出身,你们说的这个道理我明白。”
张丰年不像小六子那样跟谢酒儿长期相处过,还没明白谢酒儿的意思:“东家知道大顺种不了还买?是想直接吃,不是用来当种子的?那也不对啊,这里面一大半都是水果种子,水果种子又不能吃,除了种苗子也没啥子用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