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宋加一块超过三百年,期间从一日两餐变成一日三餐的群体始终只限于富贵人家和大城市里的一部分市民。
而在皇宫大内,为了给全天下的臣民做个节俭的表率,太祖在建国之初就定下规矩:御厨房每天只能准备早饭和晚饭,中午不允许生火做饭。
所以宋朝的皇帝名义上只吃早晚两顿,实际上嘛,午饭还是要吃的,只是不能叫午饭,要叫点心,御厨房不做,就吩咐太监去宫外买(赵祯尤其偏爱民间的小吃),若是夜间饿了,便让嫔妃开个小灶,煮一碗夜宵。
官家不过是做做样子,唯有国子监真的在做表率,一日只供早晚两顿饭,点心是没有的,夜宵更不可能,故而每到中午,饥肠辘辘的学子只好结伴外出觅食。
刘几在太学里的知名度颇高,经他晨间的一番操作,算是把及第粥彻底带火了。
吃过粥的人自是夸得天花乱坠,没吃到的馋得直咽唾沫,不仅馋粥的滋味,更馋这“及第”二字。
向人一打听,什么?吴记川饭?
竟是一家前所未闻的食肆,这下不得不去了。
下课后,一众学子直奔麦秸巷。
刘几反倒没去,仍然和往常一样就近买了两个炊饼,囫囵吃下后便回屋午睡了。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