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苏手里接过伞,吴铭现在确定,前日在状元楼,这四位书生所持油伞正是这两把,伞上的水珠多半是在那时留下的。
苏轼忽然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有桩趣事须与掌柜分说——彦祖兄!”
话音刚落,吴铭和一玉面书生同时应声。
众人皆是一怔,两个彦祖面面相觑。
吴铭端详眼前人,见其面若冠玉,剑眉星目,站姿挺拔如松,端的仪表堂堂。
好家伙,碰上真彦祖了!
苏轼抚掌笑道:“巧极!王兄表字彦祖,吴掌柜少时开蒙亦得此表字,二位彦祖缘聚于此,合该把盏共叙!”
堂内溢满笑声。
这位真彦祖名叫王汾,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人;昨日来订宴的则是林希,与其胞弟林旦来自福州福清;第四位书生胡宗愈,则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士。
加上二苏,六人皆是来东京寄应的外地考生。
苏轼忽然轻“咦”一声,望着二郎徐徐铺开的两幅手卷讶然:“贵店的食单竟用手卷写就?”
吴铭笑起来:“此非食单,欲烦劳二位苏相公赐墨宝八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