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回答道,渡残以为做梦二字是不可能,不免发出叹息:“是小僧所求甚多,那些施主能够见上一面了却夙愿也算是一桩好事了。”
或许不是所有家庭都对走丢的孩子念念不忘,但十几年后仍然挂念的父母,一定是希望孩子能过得好。他们不在意孩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他们只在意孩子过得好不好?
在寻找孩童期间,渡残看过一则寻找丢失儿童的广告。里边父母只求告诉买到他们孩子的人别给孩子吃鱼,因为孩子对鱼过敏。
论亲眼所见,那名孤身一人的农村女施主,最后看到儿子回来又马上逃离并没有怨恨,只有不舍与欣慰。
心愿已了,死而无憾。
可渡残还是想帮,但又无从下手。总不能直接强行扭曲被拐儿童的思想,让他们将感情转移到亲生父母身上吧?
如此是个办法,但过于邪道。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不能只顾及亲生父母那方,而不是孩子的意愿。
渡残左思右想,始终没有得到答案。于是就如同修行界是一样,来此请教仙人。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师傅。
事关自己的师傅,渡残不得不承认他也有私心。
李易略显无奈的摇头:“你们两师徒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驴脾气不懂变通。梦我说的做梦,是真的做梦。我这里有一门神通,入梦自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