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卷二合并办报 【67】良民证 (2 / 3)
        今年春旱严重,所有农民都急得冒火,种田保粮是他们当前关心的第一要务,基层党组织和游击队只有把工作干到群众心坎里,才会重新获得拥护。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各支部和游击队积极响应,很快就展开了春耕生产活动,每个党员干部,每一名游击队战士都要在工作之余、战斗间隙下农田,帮助群众抢种粮食。

        起初也有个别同志担心,这样白天走出根据地容易被鬼子抓,但实际上老百姓知道谁对自己好,看见日军出动都主动通风报信,帮助在农田干活的干部和战士撤退,即便是有时候没来得及撤离,面对日军的排查盘问,他们也都说是自己家里人予以掩护。

        当村民们同气连枝,个别汉奸保长也不敢胡乱指认,搞得日军多次无功而返。

        河野秀一了解到情况后又使出了两个绝招。

        他从外地调来了“宣抚班”,就是当初犬养见众搞的那一套市恩洗脑的宣教手段来拉拢百姓,另一招是借用宣抚班的照相机,在鲁南地区全面颁发《良民证》。

        在农村地区,照相是一个很奢侈的活动,当宣抚班的日伪军说要给村里人拍照片的时候,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愿意接受的。

        卷二合并办报【67】良民证

        他们排着队登记自己的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信息。等到这伙“善良”日军再次来到村里时,带来的不是一张黑白照片,而是一本盖上钢戳的《良民证》。

        河野秀一要求宣抚班给民众普及规定,第一本良民证是发放的,但以后每隔半年更换一次,如有擦损、模糊或者遗失,持证村民须向保长或甲长报告换领、补发,补发时须缴纳3角的罚款。

        最重要的是,村民无论出行还是农田干活都必须携带《良民证》,否则以通匪论处,将有杀身毁家之祸。

        如此一来,日军再出动盘查身份,就可以轻松分辨谁是村民,谁是根据地的抗日分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