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孤零零的梁山,沂蒙山区有着更广阔的战略纵深,无疑更适合印刷厂隐蔽建设。但从微山湖到指定的山区村落有两百多公里的旱路,中间有无数壕沟碉堡,还要经过枣庄、新泰等多个城镇,路上不断被鬼子和伪军盘查,难度和风险前所未有。
他冒险去了肥县、泰安、新泰等地,和钱掌柜等多位老地下党员碰头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建议把机器化整为零,利用不同的交通员,以不同的路线,采用不同的方式运输,这样即便日军察觉阻截,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上级肯定了他们的计划,王茂生就和其他同志一起动手,把机器拆成了近百个零件,分门别类整理好。
从各县支援过来的交通员们各显神通,他们有的搞来了牛车、架子车,以运送柴草、石料、煤炭、甚至棺材和粪便的名义,藏进去了一些大的机械零件。
老周叔他们这些日常走街串巷的行商小贩,则把小件的零件和螺钉螺母之类的装进了货郎担里。
至于排版框架、印刷油墨、纸张之类目标太明显,又可以土法替代和采购的东西,他们选择了暂时掩埋处理,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回来找。
就这样,他们把铅印机化整为零交给了30位交通员。
卷一游击办报【12】一个铅字都不能少
为了保险起见,王茂生还从独立团借了32位战士,他们每人跟随一位交通员,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万一遇到土匪抢劫或鬼子盘查也可以相互照应。
王茂生之所以多借了两名战士,是因为他和刘子魁也有任务,两人要分头运输那一万颗铅活字。这是铅印机的灵魂,没有这些铅活字,机器就算组装起来也是一堆废铁。
所有交通员出发前都从一盒旧象棋中领了枚棋子,只要三十二枚棋子凑齐,就说明这铅印机的零件就全了,可以组装投入生产。
当所有交通员都顺利出发后,王茂生拿出了四件夹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