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这才慢慢停了下来。也不知赵科长和记者同志说了些什么,几位记者同志竟然齐齐流出了眼泪。
“老赵同志,您放心。像轧钢厂这样的优秀行为,我们一定会如实写下,报道给广大人民的。”
(有些字眼儿做了优化处理,稍有不顺,还请见谅。)
-----------------
轧钢厂的食堂并不大。平日里的就餐,都要分成两批。今个儿更是不成了。
原计划两千人,愣是多来了三五百。只能临时采买,这才勉强凑齐了席面儿。食堂里摆了八十桌,食堂门口又摆了一百来桌,方才堪堪坐下。
国人吃席,大多讲究个聚熟儿。席前几个熟人坐在一起,聊个天插个话,不以为忤。待到吃席的时候,旁边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爱吃啥就夹啥,也不用担心吃相闹笑话。
这不,四合院的一群人便聚到了一起。
贾张氏瞪着阎埠贵:“他三大爷,今个儿可是轧钢厂的席面。你这怎么还混进来了?”
席面就这么多,多个人多张嘴。何况,阎埠贵可是带了三张嘴过来了。
“贾家嫂子,您这话说的,我可不爱听。”阎埠贵嗑着瓜子,回道。“我们家可是作为郝仁的男方家里过来的。论规矩,可还高了您一档。”
阎埠贵的话,让桌上的几人皱起了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