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往往通古博今,对于古代历史如数家珍,即便无法从事盗墓贼这份工作,也多半能在其他某些历史机构之中任职。
做历史行业的人,普遍不能大富大贵,但混个温饱和知识分子的头衔却不难。
若是老六能够分辨具体年代,张浩还真会高看他两眼。
毕竟就算是看杂书,能把如此多的复杂知识记在脑中,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老六见张浩感兴趣,嘿嘿一笑,指了指到洞口旁边的几片砖瓦,小心翼翼的说道:
“先生,其实这一行也没什么秘密,只要挖的盗洞够多,自然能看出一些名堂。
这块砖瓦和我上次发的古墓几乎一样,所以我可以断定,这个墓穴的主人起码是五百年前的某位大人物。”
张浩闻言若有所思。
老六说的这番话,粗看起来没什么道理,但实际看来,却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老六不是历史学家,自然无法通过当年朝代的某些细节,断定墓穴的具体年份,但是他们常年奔走在挖洞的第一线,不对这些古墓的痕迹极为熟悉,是个典型的实践派。
有人在书中获取知识,有人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