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1407章 梯田 (2 / 4)
        从1953年到1962年,大寨人劈山填沟,重新安排山河,在7条山沟里垒起了总长7.5公里的180多条大坝;把300亩坡地垒成了水平梯田;把4700多块地修成了2900块,还新增加了80多亩好地。

        平均亩产从65公斤上升到385公斤,有的梯田的亩产量竟然超过500公斤,这个产量甚至比当时江南一些地区的产量还要高。

        在华夏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反而每人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

        而彼时大寨人只有50来户、360余人。

        其实在山地开发梯田,说白了就是“筑坝储水、填沟造田。”这个八字诀。

        周文是在后世闲暇之时,在网络上看过一部叫做“昔阳红似火”的古老纪录片,这才知道了在山区筑造梯田的大致原理。

        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周文有这个信心。

        首先是吕梁山区大部分被森林覆盖、植被茂密,水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严重,平出地来就能种粮食。

        其次是人力优势。

        嘿嘿,有十万人开山造田,只要组织得当,奖励得当,后勤有保障,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难以计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