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1810章 鬼子来了 (2 / 4)
        但是你架设距离太远,那就不可能做到精瞄的对点射击,只能靠火力密度来进行面打击,这就给了守军一定回旋的余地。

        何况佣兵团对于防炮可是做足了功夫的,不说反斜面工事,就是在战壕中挖掘的防炮洞也足以躲避75毫米炮弹的杀伤。

        只是由于担心暴露太多火炮和兵力有可能将鬼子吓跑,二团的大部分重火力在阻击战中不能派上用场。这也导致压制日军火炮的火力不够,这对两个连的官兵也算是一次考验。

        只是,负责防御青龙山的3连连长刘阿福,以及负责防御黄龙山的1连连长徐志超对此都信心满满。

        这两个连从连长到士兵大多都是19路军的老兵,都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与小鬼子鏖战了三个月的百战勇士,对于日军的战术都非常熟悉,更是知道小鬼子火炮的厉害。

        当年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都能跟占尽火力优势的日军打了个有来有往,现在手里有了远比鬼子还精良的武器,又经过了几年的严格训练,可说是经验与战术能力都相当丰富,要守住两山不是难事。

        这里单说负责青龙山的3连。

        刘阿福虽然对于守住阵地有极强的信心,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在山顶棱线阵地上只部署了一个排的兵力,但却将全连的轻重机枪集中了一半以上加强到前沿。

        而其他部队则是在之前就已经挖掘好的反斜面工事中隐蔽待命,随时做好支援的准备。

        这就是周文给佣兵团和模范师一直倡导的,兵力部署前轻后重,火力部署前重后轻的防御战术。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在敌人拥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一线部队的伤亡,同时又能集中我方的重火力给与敌人大量杀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