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人会说,刘师长可是指挥着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又不是后来的区小队和县大队这种地方游击部队,怎么也是只敢打打冷枪。
但你却是不知,这个时期的八路军可是有着三枪八路的称号,也就是说,不论是何种规模的战斗,八路军战士每每只能开出三枪去,就要开始冲锋拼刺刀了。
这不是说八路军战士拼刺技术有多牛掰,而是弹药贫瘠之下的无奈之举。
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在很多情况下,八路军平均一个战士就只有5发子弹,子弹袋里全是用麦秆充数来吓唬敌人的。
所以刘师长指挥的伏击战可不能跟佣兵团这种狗大户相比,而是要精打细算、量体裁衣。
刘师长在抗战初期创造过无数经典的伏击战,包括被周文在这次三段式伏击战中借鉴的七亘村伏击战,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以多胜少。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以多胜少,以为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
首先敌人也不是傻子,没人会在明知劣势的情况下还愿意与你交战。
而且如果对上如日军这种战力相当强悍,思想和精神又极端狂热的对手时,你就是人数多也不见得就能打赢。
不然也不会有日军一万多人就占领了东北,一百多骑就夺取了承德这种奇葩战例出现了。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刘师长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先进战术,对付鬼子这个难啃的骨头,就采用零敲碎打的方法。
今天吃掉你一个小队,明天干掉你一个中队,讲究的是一个稳赚不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