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为什么日军不在中国军队火炮炮击之初就发起攻击,那就不用白白呆在原地多挨了十几分钟的炮火袭击。
这就要说,即使你日军强如亚洲第一强军,但在毫无心里准备和队形密集的时候突然遭到如此猛烈的炮击,先不说胆气和士气什么的,就是整个队形和组织指挥也会出现混乱。
所以日军的反应是第一时间疏散隐蔽,而不是想着怎么反击。
而且这时候即使日军指挥官还保留着一丝清醒,但他在看到如此密集的炮火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中了埋伏。
中了埋伏的正常应对措施就是疏散隐蔽,然后赶紧设立防御线,准备应对敌人的进攻。
只是,这些日军没想到的是,没有什么进攻部队,就只有长达十几分钟,无休无止的饱和炮击。
而且其中还有杀伤力巨大的大口径火炮。
在这种情况,日军的指挥官才反应过来,等在原地就是一个死,冲上去也许还能闯出一条活路。
如果守在阵地上的还是原来缺枪少弹的17师官兵,也许他的策略还有可能实现。
但现在阵地上却是加强了模范师第二旅两个重机枪连和一个步兵营近八百余精锐和数十挺轻重机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