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经过周文刚才很有见地的分析,此时的他再也不会小看眼前这个年轻人了,而是将他当做了一个具有一定战略眼光,能够给自己提出很有建设性意见的专家级人物。
而且,之前他虽然也得到了很多军事专家和专业人士的肯定答复,但是,都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分析依据。
对此,他也想听听周文的意见。
对这个问题,有着两世记忆的周文早有腹稿。
而且也正好是他想找机会向校长陈述的一个理论。
这个理论,当然,也只能是——持久战。
要知道,中国民国历史上,有不少有识之士都提出过和意识到,与日本的战争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就是持久战的慨念。
但是,对于持久战的具体实施和战略方略,却是没有一个系统的阐述,或者说是一个清晰的思路。
直到四年之后,也就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夕,民国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先生,于1937年出版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开始系统描述持久抗战的方略。
归纳起来有三:
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