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045军议(二) (1 / 5)
        045军议(二)

        众人全都注视着刘义真,好奇除了粮草不济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值得让他冒险渡河。

        刘义真没有卖关子:“诸位,如今渭北豪杰暗附于我,为我传递夏虏情报,但我军如果只是坚守渭南,不图北上,他们即使有心倒戈一击,亦不敢付诸行动。”

        听刘义真这么一说,王镇恶暗暗点头,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当年桓温北伐前秦,驻军灞上,王镇恶的祖父王猛求见桓温,桓温问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北伐,但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慰劳,这是什么缘故?

        王猛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却止步灞上,关中豪杰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

        刘义真的情况与当初的桓温类似,渭北的士族豪强们虽然看好他的未来,愿意给刘义真传递消息,但不知道他究竟是想收复渭北,还是只满足于守住渭南。

        毕竟,刘义真在关中复杂的局势下,哪怕只是守住了渭南,也足以证明其能力,不管能否全取雍州七郡,都可以让刘裕及其心腹满意。

        如果晋军不肯北上,渭北豪杰又哪敢轻举妄动,顶多在暗地里搞点小动作,别指望他们能够跳出来,公然与赫连勃勃为敌。

        刘义真只有主动渡过渭水,昭示自己收复渭北的决心,在关键时刻,渭北豪强才会倒戈,背刺赫连勃勃。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刘义真不知道赫连勃勃此番南下,是要直扑长安,还是想要实际占据渭北,对渭南徐徐图之。

        不过,只要晋军过河,赫连勃勃自然也就不敢分兵占领渭北各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