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粮食是足够坚持到秋收没错,但四五十文钱一石的粮食太过诱人,他们的主公也不介意应收尽收,以备不时之需。
有更多的粮食,才能从江南招更多的兵,接收更多的人口,从而获取更多的劳动力。
琅琊故郡的重建,以及未来收复的失地重建,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北方的部分郡县面对异族践踏,早已十室九空,匈奴人也无所谓,反正土地可以用来给匈奴人放牧。
在江南盐商被徐州海盐冲击的当下,两家收入注定骤减。
维持本家子弟的奢靡生活,维持家族在士林的地位,都需要花钱。
这就意味着,目前任何方面的大规模亏损都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两家米商若是焚烧粮食,便亏得血本无归,而徐州这边大不了调整一下政策,为接收江南军队匀出一点军粮便是。
把粮食卖给徐州官府,两家米商大概亏本七成。
和梁萧不断谈判拉扯,粮食存放得越久,支付给钟离家在徐州各地的仓库的租金也就越多,成本会无限增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