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十二月,这注定是十分精彩的一个月。
进入十二月的中旬,港岛周氏家族的资产之一华人银行发生挤兑,接连几天该银行门口都排满了取钱的市民。
全港的报纸都在报道这件事,一时间甚嚣尘上。
不少吃瓜的市民看到这个新闻都好奇不已:周锡年到底要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
结果还没出两天,怡和洋行在铜锣湾的土地就被一家美资机构给收购了,在这些土地上的租户们都被驱赶。
租户们是不太喜欢,但奈何这家美资机构给钱多,并且还把他们安排去了隔壁新的商业街,形成新的市场,可谓是服务到家了。
等租户们被清空之后,这块土地就又被平整了,接着围起了围墙,然后一块名为铜锣湾汽车配件工厂的牌子给立了起来。
顿时,港岛普通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为什么?
工厂就意味着大量的工作岗位,对港岛市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吸引人的么?
要知道,自从港岛的人口突破三百万之后,很多人想要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可就难多了,主要是竞争太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