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暂时是用反复研磨的石墨粉加软刷子,只能用在玻璃、陶瓷、抛光金属之类比较光滑的平面上采集指纹,
后者则是用东西扣住碘单质,熏烤升华之后依靠碘和油脂发生的发应让指纹显露出来。
好在碘酒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收录进了美利加医师协会的官方药典,银版照相机在成像时也会用到单质碘,所以这玩意如今已经“有市场”,不然侦探社还得自己去搞,
哪怕这玩意的纯度还差点意思,但用来熏蒸,效果也已经够用。
韦恩当着侦探社众人还有两位威廉的面,自己在一张白纸上按了指纹,接着用烧杯和蜡烛再次实地演示了一下现场操作,一枚不算特别清晰的指纹很快就浮现了出来:
“你们看,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理论上在案发之后,到这里搜查过的只有警方的人员,侦探社的探员们在现场都是戴着手套,所以如果排除掉调查人员的指纹,那么剩下的指纹就都可以暂时纳入嫌疑。”
类似的实验在侦探社的内部课程里其实早都演示过,一部分探员还亲手操作过,
这会儿难得有机会都这么玩,还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实战”,探员们于是就显得更感兴趣了,连伊妮莎和琳娜,都各自带了一套工具在现场玩了起来。
相比于白天,晚上其实也有另外一个好处,有些指纹的痕迹在白天不明显,夜间在烛火的映照下却依稀有印子,更容易被注意到,
凶手家外边的信箱,很快就被探员们像拔火罐一样,一下挨一下地整体熏蒸了一遍,起居室烟灰缸附近的一个空白信封,也很快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重点目标”。
相比“让指纹显露出来”,这年头更麻烦的反而是“采集指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