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1173大同 (2 / 10)
        而要让士卒肯操练,愿意操练,那最基本的粮饷就得给足。

        那些常败将军们,之所以会去的连番败绩,说白了就是贪婪,不肯多给军卒粮饷。

        没粮饷,自然训练就十分稀疏,若是训练狠了,又不给粮饷,可不就是逼着人闹事儿,制造兵变吗?

        当然,现在社会秩序还在,明末的军头才是更狠的,粮饷没有不说,还直接让手下出去抢掠钱粮,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上交,完全把军队当成无本买卖来做。

        所以,实际上明末那些稍微有些名气的,能打的将领,其实也就是比别的同僚稍微有点良心,肯给士卒发点钱粮,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将。

        毕竟,仗是靠士兵打出来的,已经不是武将单挑掠阵的年代了。

        在民间的评书、演义之中,古代战场上最流行的打法不是千军万马一拥而上,而是两军将领中马决战,以此来决定战争胜负,这种打法被称之为「斗将」。

        如果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打仗前「斗将」这一现象绝对印象深刻。

        因为每逢两军交战之际,总会有一名身披金盔银甲的将军,纵马出征与敌军将领交手,打上数十个来回,将士们则岿然不动,站在一边观看将领单挑。

        在他们的口中或者笔下,斗将获胜的一方,一般都因为主将的单挑获胜而士气大振,从而在战场上获得碾压的优势击败对收。

        也因为那些精彩的故事,常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两军对垒前必然叫阵,之后一定会上演斗将的戏码,然后才是两军混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