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抵达港地的余切等人,和当时新化社驻港分社几位同志闲聊。
该分社是大陆的四大驻港机构之一,最早1947年即成立。分社文体部的部长韩力,职员彭燕、牛昭三人前来接待和采访。
由于当时两地的经济差距,这几位全是经得起考验的好背景,今后官运亨通。
韩力来港已经有几年,观察敏锐:“刚才那个报童是大陆来的。”
“怎么看出来的?”余切道。
“港人注重教育,很少再让自己孩子跑腿叫卖,今天是工作日,本地孩子都在上学,只有大陆来的才走街串巷,为了生计而努力。”
“这种情况多吗?”
“多,怎么不多,你去过的九龙城寨,里面有多少大陆人!里面的无证牙医,说不定就是大陆来的赤脚医生!余先生,如今你已经在港地很有名气,《东方日报》是港地的三大报之一,肯用你的消息做头条,可见你的知名度。”
“——而我们采访你,当然也占了便宜,我们的新闻也要拿去港地发。”
采访随即开始。
女记者彭燕按照采访的纲要,提问道:“余先生,你最满意的作品已经变成《出路》?它让你在海外被人知道。”
余切摇头道:“我最满意的是《大撒把》、《我们俩》、《和你在一起》这三部曲,虽然他们在大陆外名气不那么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