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地势极为险要,南靠秦岭,东接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所以潼关素有‘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的诗句。
但军队直接攻打潼关又不可能,潼关前面还有一道防御工事,那就是禁谷,禁谷长约三十里,修建了十二座连城,每隔三里修建一道坚固高大的关城。
攻方军队从崤函古道杀来,须绕道到最南面下山,然后开始攻打禁谷,夺取十二道关城后,才抵达距离潼关两里的山脚下,再爬两里的山道,才进入潼关。
潼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二险关,仅次于雁门关,原因就在这里,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攻打禁谷,
鼓声隆隆,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攻城士兵如潮水一次又一次冲上来,和守城士兵血战,又被一次一次打退,战死者尸体堆积如山。
鱼俱罗攻打了近半个,阵亡士兵两万余人,才攻下了七座连城,越向后越难攻,朝廷军队已经打了精疲力尽了。
进攻了近一个月,阵亡超过三万人,还是只攻下七座连城,士气已经丧尽,士兵们开始破坏攻城武器,万般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到陕县修整。
这就意味着前面阵亡三万人夺取的七座连城又全部丧失殆尽,又得从头开始攻打。
这时,北面攻打蒲津关的吐万绪也传来不利的消息,黄河上的铁索桥已被拆除,吐万绪损失了两万军队也没有能攻下蒲津关。
天子杨广暴跳如雷,下旨革除鱼俱罗和吐万绪的官职,但也只能收兵回洛阳。
第六百零三章隋朝分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