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照商人的思维来讲,大人如果要钱,我给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主动赈济灾民,是万万不可以的。
第一,这种事情没有个头,你捐了一次,莫非还能捐第二次,第三次不成?
第二,你主动捐了钱,其他生意人,士绅到底捐不捐。这年代话语权掌握在他们手里,你把他们得罪了,即便是做了好事儿,也没有人替你扬名。
第三,县令确实不错,但手底下人可就不干净了,自己的真金白银给过去,被贪腐一空,最后又有多少落到百姓手里呢?
所以叶渡左思右想之下,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救灾,就落实到实处。
给老百姓真心实意地打几口井,起码可以缓解旱情。
水井这种东西,不跟粮食一样,吃完了就忘记了。
这水井只要自己打出来,乡亲们每年浇地,就能想起自己的好来。
而且还不用花钱,绝对的惠而不费的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