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154章 随物赋形,越辨越明 (1 / 22)
        儒学发展到宋明,已经全然区别于最初的朴素经验式道德论。

        它在充分吸收了佛、老本源,又基于自身所构建的本体论之上,更进一层,在道德范式上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在理论上,他的内涵有二。

        其一本体——认识自我,也就是所谓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在宋明儒学的范畴中,更具体而言,指的是“性”,即人所禀赋的道德本体,是人生修养实践成圣的依据。

        其二功夫——道德实践,儒学不需要回答我要到哪里去,因为人的最终归宿都是要成圣的,所以这是在解释如何成圣。

        即为了把握道德本体,实现或成就人性,而采取的修养手段和方法。

        这一切都是在道德的超我世界中完成,无论“知行合一”,还是“格物致知”,都是如此,也向来与物理沾不上一点关系。

        既然顾宪成要复古,要正本清源,那就得说一说,他要正的是什么源。

        顾宪成微感寒冷,在台上且说且动:“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

        “故讲学,当开宗明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