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草木丰茂,算得上难得的山地牧场,但并非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
更重要的是,西拉木伦河河口作为古代重要商路交口,自然有古人千年中走通的成熟且可以通车的商路直通赤峰。
因此,借助这些条件还算良好的公路,机械化行军的3纵部队仍然可以保持20-30公里的时速向前推进。
仅仅用了5个小时,3纵先头部队就已经抵达了赤峰县城北侧4公里处,并在这里遭遇了鬼子防御部队的阻击。
…………………………
正如张云判断的那样,赤峰地区此时鬼子兵力薄弱,整体兵力不过6000余人,另有伪军千余人。
其中,隶属本地防御部队的其实只有一个鬼子大队和千余伪军,另外五千余鬼子则是从锦州方向紧急驰援过来的第5独立守备队。
这点兵力防御3纵的进攻本就很是勉强,更何况鬼子们犯了了一个严重的失误----关东军鬼子们并不愿意依托县城以巷战防御,而是将阻击战场放在了县城北侧公路两旁的丘陵上。
没办法,此时的关东军虽然已经多次入关帮助华北军作战,还被独立支队整建制歼灭了5个步兵师团和一个坦克师团,因而关东军高层对八路军战斗力还是极为清楚且慎重的。
但,为了防止部队人心波动,关东军高层并未向底层部队通报关内损失情况。
这就使得底层部队和高层的认识之间出现了明显断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