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野炮兵部队在遭遇了炮击后,按照战术操典规定放弃了反击,转而进行阵地机动,躲避这越来越密集的炮弹。
过了好一会儿,鬼子们终于在乱战中找到了应对的方式----35师团的数个步兵联队向前顶住八路军步兵部队的侵入,其他部队则齐刷刷向东侧机动(撤退)了一两公里,避开八路军迫击炮的投射射程,继续反击的同时并继续整体向北撤离。
不过,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由于鬼子后方支援炮火大幅度减弱,顶住前线的35师团直接压力倍增,遭遇了重大伤亡。
之前35师团部队奉命向西挺进,阻挡八路军伏击部队,结果仅仅行军不到两公里就迎面碰上了已经初步构建阵地的3纵步兵部队,1万余鬼子步兵们不得不在狭长的接触面上,与差不多数量的3纵步兵们密集交火。
这时候,曾经让八路军战士们羡慕不已的三八式步枪已经跟不上了八路军装备进化的步伐。
战士们手持的四一式半自动步枪无论是射速还是精准性,都压过了单发栓动的三八式步枪,而班组所用的四一式班用轻机枪了更是轻松压制了鬼子“歪把子”、“拐把子”机枪。
可以说,从战斗一开始,鬼子35师团就被3纵步兵们的轻武器压制。哪怕鬼子士兵们作战娴熟,射击精准,但大部分鬼子都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而等到鬼子后方支援火力减弱,3纵步兵炮手们将大部分迫击炮炮火集中到了35师团后,前线鬼子步兵们伤亡数量就在快速增大,短短时间就伤亡了数千人。
战场形势,进一步向独立支队3纵倾斜。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