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现代工业战争中,后勤就是战斗力。
随着战争形式演化,决定战争胜负的已经不仅仅是士兵的素质、装备的性能,后勤补给同样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现代战争的后勤,已经不像古代战场上那样仅仅包括物资粮食供应,而是涵盖了物资供应、装备维护、医疗支持等多个方面,是维持军队战斗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的基础。
在抗战初期,鬼子的后勤保障体系还是很好的,士兵们的给养充足,弹药充沛,且输送及时,就连马匹生病,都有随行兽医医治。
相比之下,国民政府军队的后勤体系是极为混乱且腐败的,“前线吃紧,丧师失地;后方紧吃,醉生梦死!”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嫡系部队两干一稀,杂牌军士兵骨瘦如柴,前线部队基本是靠着当地百姓倾家荡产的支持,才能坚守在一线。
同时期,八路军的后勤体系反而比国民政府更好一些,至少做到了官兵一致。虽然吃的是杂粮窝头之类的粗粮,但基本能保证战士们吃上饭。
当然,历史上由于华北连年大旱,加上鬼子连番扫荡,八路军1942年陷入了严重困难局面,缺衣少食、缺弹少药情况极为严重,战士们普遍瘦弱,直到1943年底才缓解了下来。
然后,随着八路军逐步控制华北,部队物资紧缺局面基本就一去不返了。到了三大战役期间,解放军前线甚至可以做到每名战士每人一天2两猪肉、16两菜和28两大米的供给。反倒是国民政府后勤供应趋于崩溃,底层士兵面黄肌瘦,少饷缺粮。
三大战役后期,解放军后勤总部为了统一各部队后勤而制定的标准
所以,没有一场大型战争的胜利是偶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