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本身我们在香港的地产规模就够大了。”杨文东点点头,道:“这样,将资本适当的转向湾湾与新加坡,湾湾那边如今也已经适度放开外资限制了,那就多投资一点写字楼吧。”
70年代后期,湾湾经济发展起来后,对外资的限制也就降低了很多,地产方面,住宅是不让外资碰的,但写字楼、酒店等商业地产,是可以的。
郑志杰道:“好的,我过几天去湾湾考察一下。”
杨文东又道:“嗯,再拜访一下王永庆,看看他愿不愿意与我们一起投资地产。”
如历史一样,王永庆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塑料生产商之一,也是湾湾的超级富豪,在政商两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自己早期的投资,如今也是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如今自己需要大规模投资湾湾,考虑到未来自己也可能会大规模投资内地,所以在湾湾的投资,还是拉拢一些本土势力较好,那王永庆自然就成了最佳选择了。
“明白,只不过王永庆似乎并不喜欢地产,他曾经公开表达过这个观点。”郑志杰提醒道。
杨文东笑道:“随他,他要是实在不愿意,就算了,不过你跟他说清楚,我看好湾湾地产,未来投资回报绝对高于他的工厂,你让他自己考虑吧。”
台塑已经有一定规模,想再高倍数增长自然不可能,但湾湾的地产其实就是十几年前的香港,未来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好。”郑志杰答应道。
杨文东又问:“黄埔花园的一期,什么时候能够预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