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柜码头?”杨文东皱眉说道:“包生,这件事的阻力可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从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的;
码头是港府的核心利益,也是英资的核心利益,我们不太可能插手的。”
港英时代,在明面上,港府是容许华资英资“公平”竞争的,但这也就是说说
实际上大部分核心领域,特别是躺着赚钱的那种,都是英资控制的,比如港口、发电、航空、电话、金融等等。
虽说有小部分垄断产业华资也可以参与,比如中巴、部分金融公司,但这些也是英资看不上或者漏掉的产业,等发现的时候华资已经成规模了,加上规模不大,再考虑维持“公平”原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如果这些领域华资做大,威胁到了英资,那就会被打压,比如银行。
而港口,也是港英极为重视的,毕竟香港起家就是靠着港口周转贸易,且哪怕如今香港工业逐步发达,但也是需要依赖港口运输,可以说是躺着赚取所有华人辛苦的成果了,就算是杨文东,也是一样被吸了一点点血。
只有到了80年代,内地站在了香港华资的背后,才有可能去分这一杯羹。
包玉冈笑说道:“我知道,我也没想过要参与码头的利益,只是想到如果香港能够码头货柜化,那必然会刺激贸易,对航运产业,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样来看倒也不错,可怎么推动?”
包玉冈道:“我准备连通香港的几家船运公司,一起向港府提出建议,我们这么多人一起,港府肯定会重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