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年代,跨洲旅行,最常见的方法并不是飞机,而是船运!
第一个原因自然就是成本,船运肯定比空运便宜太多了,就是时间长一点,二战之后的经济还支撑不起那么多富人坐飞机,因此,除了需要效率的商务出行,大部分人选择船运。
第二自然是飞机技术还不成熟,安全性不足以让大众放心,能够跨洲飞行的波音747还没出来,还有就是大部分人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接受能力不行。
目前,香港的航运公司,就有多家从事远途客运的,人坐在船里,船只自然不像普通货物走低速省钱模式,而是在成本与时间之间选择一个平衡,比一般海运货船快的多的多。
魏泽涛又道:“就是价格也贵一点,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快速出货、快速周转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贵一点换来时间早一点,还是很划算的”
“对,以最快的海运方式送到美国,我们就可以更快的拿回货款,才是最重要的。”杨文东表示赞同:“交易流水多了,那廖创兴银行只会更相信我们了。”
魏泽涛点点头,道:“是的,按照现在的出货趋势,可能过几个月,贷款我们都能轻松还掉了。”
杨文东摇头笑道:“贷款可以还归可以还,有这个能力、保持这个经济实力很重要,但越有能力的时候越不要还,还要借。
我们现在的这点规模,连美国两个州市场都满足不了,更不要说还有欧洲、日本等市场了。”
前世互联网上经常说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