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不大,咱脸皮厚。
只见黄某人战术性清了清嗓子,随即面不改色地抛出一套精心准备的技术解释:
“众所周知,全民国的装甲部队最开始都处在万国造的状态。而我们八路军更是集百家之长,以苏系坦克为基础,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坦克。”
“至于那些重坦,原本是为本子关东军准备的秘密武器。”
“不过我们发现对付日本人并不需要重坦,所以就把这些图纸拿出来,用以支援深陷战火的盟友。”
很显然,黄河的解释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过老毛子们也不在乎这些,他们现在只关心新装备的两个硬指标:性能参数与实战数据。
战局已到存亡之际,谁还会在意不重要的细节?
似乎是察觉到了盟友的急切,黄河直接从公文包里掏出了几张电报,上面详细记载着T-3485在北非与豹式坦克的交战细节与交换比。
当老毛子们看到1:1.3~1.5的毁伤比时,整个会议室沸腾了,几乎每一个人都发出了不可置信的惊呼。
无他,只因装备76炮的T-34只能交出3.5~4.2:1的答卷,而盟友给出的数据,他们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秉着趁着打铁的原则,黄河扬了扬手中WZ-596、WZ-693和WZ-813的图纸,用诱惑的语气继续推销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