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便成了恶性循环,悬挂在空中的伞兵,为了不成为地面战斗人员的靶子,通常会选择距离目标稍远的地区降落。
这样的战术,导致落地的伞兵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大部队,从而错过最佳的进攻时机。
当然,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德三的伞兵战术已经更新迭代过一次。
在斯图登特给出的应对方案中,他选择用更耐操的容克大婶集中空投。在距离地面120米的位置开始跳伞,落地后快速完成集结。
只不过德三的降落伞存在技术问题,一旦携带武器会因为重量原因出现非战斗减员。
为了减少伤亡,斯图登特要求普通战士们只能携带一把手枪、一两颗手榴弹和备用子弹,军官和士官则允许携带伞兵专用冲锋枪。
至于步枪、重机枪、迫击炮、手榴弹和各种弹药,都放在箱子里和伞兵一起投送。
人枪分离虽然降低了非战斗损伤,但战士们很容易在没有拿到主武器前就跟敌人交火,最终因为火力和弹药不足战死沙场。
这个问题,陆战一团在经历过中条山战役后,便想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法。
那就是在伞兵们未实施大规模空降之前,先派遣滑翔机部队,将全副武装且携带重武器的士兵们,提前送到伞兵的降落区域,清除并占领敌人的火力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