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个时代的“有识之士”不同,李毅安深知汉字对于这个民族的意义,自然不会搞什么“字母化”,于是乎在过去的几年中,南洋一直只推方汉语拼音,至于简化字……就搁置了。
“我计划在南洋实施简体字,这是我初拟的方案。你拿到部里研究一下,如果没有意见的话,下学期就开始于小学推行吧!”
点了下头,李毅安看着陈鹤琴说道。
总统办公室内,陈鹤琴这位教育总长,一一汇报着教育部的工作,与其它任何国家不同的是,南洋的教育总长是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幼儿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从小教起,从小教好”。
“嗯,幼儿园的建设不仅仅只是教育问题,还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南洋的生育率,一定要和劳工部、卫生部协调好,必须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入托儿所托管,进幼儿园接受教育。”
这也是移民国家的特点——青壮多,老人少,少年儿童同样也少。
不过,现在是时候推行汉字的简化了!
其实早在南洋建立伊始,李毅安就开始尝试着改革汉字,其实无非就是两点一是简化汉字,二是编写拼音,相比于简化汉字,李毅安先弄出了拼音,不过与后世稍有不同的是,它是是“注音符号”的基础上改用拉丁字母,有一些读音略有区别。
实际上这也和南洋幼儿多有直接关系——南洋的中小学学生数量有限,以中学为例不过只有一百余万人,小学甚至不到百万人,可是幼儿园有数百人,
相比于推行汉语拼音,汉字的简化却一直搁置,不是李毅安不想,而是阻力太大!因为从清末就有“有识之士”提出“废除汉字”,而他们打着的名义就是“简化汉化”。
……
“其实,这次来,是有一件事与你商量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