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563章 一直超车一直爽(第一更,求订阅) (1 / 5)
        其实,排除李毅安是个资本家之外。

        南洋与俄国是高度相似的,至少在工业方面他们是非常相似的。

        俄国大部分工业都是建立在30年代,要不然便是在战后按30年代的标准重建。50年代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力于这批工厂和矿场。

        南洋的工业同样也是如此,虽然是靠着德国的专家工程师们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是本质上都是30年代的技术标准。

        当然,欧美各国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战后各国为了加快重建速度,也都是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进行重复建设。

        这些过时的工业架构不单效率低,而且耗能大,污染环境。所以,到了60年代,他们会面对的问题都是相同的——一边是供求关系变化,随着德国工业产能的恢复,各国市场供大于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边是落后的工业架构,带来的高昂的生产成本。

        原本这些问题还不太明显,但是最终,一场石油危机,把所有的问题都激化了。于是西方国家迎来了噩梦般的70年代,其实也就是工业转型阵痛期。

        他们会面对的问题,南洋将来同样也会面对,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需要提前进行布局。

        不过保罗解释,不仅没让左孝翰弄明白,反而让他更糊涂了,说道。

        “这有问题吗?根据我们的预计,依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我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就拿钢铁来说,我们的钢铁产量至少需要达到2000万吨,才能满足基本需求,这也是我们提出2000万吨的原因。”

        而在石油危机的刺激下,西方的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社会上一片愁云惨雾的同时,也意味着自十八世纪末叶发展出来的大型“烟囱工业”,也走到了尽头。在阵痛过后,更有效率、更节能省料的新工业诞生,知识密集工业应运而生。没有石油美元注入的西方经济,用了十几年才渐渐走出谷底,慢慢开始另一波的经济景气。

        保罗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