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进一步科普核战争以及核战争条件的生存知识,不需要刻意的把战争和经济联系起来,联想,有时候,想象力比科学更具杀伤力,对……只需要告诉他们核战争有可能会爆发,欧洲有可能被摧毁就行了!”
在大明宫的办公室中,李毅拿着话筒吩咐道,电话的另一头是柏林,柏林掌着南洋在欧洲的秘密舆论网。
为什么要科普核战争?
科普生存知识?
是为了帮助欧洲人活下来吗?
嗯,李毅安就是如此的心善,见不得欧洲人当然还有美国人在核战争里受苦受难,总是希望能够给他们科普一些核战知道,尤其是核战的伤害知识。
这是妥妥的日行一善啊!
这绝对是扯淡,欧洲人也好,美国人也罢,他们的生死关南洋屁事!
事实上,之所以关心,是为了促成资本的迁徙。
夸大其词的战争阴云和欧美的毁灭,会造成国际资本的转移,毕竟,资本是需要避险的。
这也为什么“古巴导弹危机”后,“国际化”开始走向前台,成为许多企业的口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