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我艇即将进D34海区。”
听着领航员的报告,齐国涛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注意观察。”
这一海域是北太平洋的苏军反潜区,苏军军舰活动十分频繁,噪声非常杂乱,对潜艇声呐兵又是一个残酷的挑战,他们必须清楚辨别出自己遭遇的是水面舰艇还是水下核潜艇,并且避开它们航行的方向。
为此,他们必须拿出十二万分精神来执行这次艰巨的任务——事实上,他们是特意进入这片海域的,毕竟,未来他们需要在这一海域与苏军潜艇对抗。
所以一进入这一海域,“蛟龙号”就开始了静音潜航,这正是它所擅长的,凭借着先进消声瓦以及动力系统,“蛟龙号”一直以静音而著称。
就在“蛟龙号”于水下小心翼翼航行时,潜艇上的声呐兵金一鸣突然发现了异样,他立即报告道:
“报告,在潜艇30度方位角上出现了目标噪音。”
齐国涛立刻指挥潜艇机动,以收集更为准确的情报,很快,消息传来了。
“长官,根据声呐判断,目标是一艘核潜艇,而且此时目标正面朝自己开过来了,如果不转向,那么两艇便很有可能发生撞击。”
这时到底转向与否,成为了一个急需齐国涛决断的难题,如果草率地进行大幅度转向,引起的激流会使核潜艇的隐蔽性降低,很有可能会暴露自身的存在,让敌艇可能探测到“蛟龙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