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战争了!”
11月5日,这一天,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洲,整个世界都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
这天,南洋对苏联照会的回应,让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三战”的威胁,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用紧张且严肃的语气,分析着两国外交照会所引发的后果。
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呢?
17个师的苏军止步于布达佩斯了,开始有模有样的谈判起来。而南洋的第三装甲旅和刚刚乘飞机抵达苏伊士的第二混成旅,继续向北方进军,一路锐不可当,大有一副的随时准备拿下开罗的模样。
而与此同时,各方在联合国的口水仗打个不停,南洋指责俄国是侵略者,是战争贩子,是屠夫,而俄国则用同样的言语回应南洋,至于匈牙利和埃及两国的代表,则在那里呼吁各方撤军。
而作为西方世界老大的美国,却显得很无奈,一边是苏联入侵匈牙利的现实,一边是英南法以四国入侵埃及的事实,尽管美国一再要说各国撤军停火,可是现在局势的发展已经出乎华盛顿的意料。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美国舆论界看来南洋激烈的反应,并不是“发疯”,而是在保卫自由世界。
“我们不禁要反问白宫,在匈牙利遭受入侵,需要援助,在“自由欧洲电台”摇唇鼓舌说着“美国协助自由斗士,派兵向政府施压的力量,将大到不可抵挡”的时候,白宫在干什么?
或许,对于艾克来说,维护自由世界远没有他的选举更重要。捍卫国际商业准则,远没有向俄国人抛媚眼,甚至不惜打击的盟国更重要。”幕僚念着《华盛顿邮报》上的内容时,艾森豪威尔立即气恼的说道。
“该死的,这一定是史蒂文森那个家伙搞的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