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1069章 大英帝国的遗产(第三更,二合一) (5 / 10)
        无论是长安的地标式建筑或者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建筑以及后来的奥运会配套建筑。他们的优先度都远远高于官邸,有时候资金紧张的话,大明宫的资金会被直接挪做它用。

        直到最近一年,才开始进入到真正的全面施工,现在大明宫的宫殿主体基本上已经完工了,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以及外部的园林施工。

        不过长期的施工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在园林里的那些树木草早就已经生长了起来。

        进入工地后,梁思诚就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忙活了起来,现在因为主体早就已经完工,所以他都是每隔几天,才会来工地,毕竟,他还主持着其他的多个建筑项目。

        “官邸的地下通道目前已经完工了,它和南洋的1号地铁线路相连,另一头则是深入到后方的山体,山体内部核隐蔽所……”

        其实真正拖延大明宫工期的并不仅仅只是资金和人力,最重要的是它的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防空洞,而是一个和长安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以及高铁相互连接的地下工程。

        这个地下工程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地下堡垒——为防范核武袭击,李毅安在要求工程师们设计大明宫时,同期修建了地下指挥中心,一旦遭遇核袭击,既可用来避难,又能发动反击。

        地堡它位于大明宫后方2.8公里的大山,其山体并不是太高,凸出地面的部分仅有600—700米。不过其最大的特点是山体全部为坚硬的岗岩,形成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

        地堡上方是数百米厚的岗岩,多层的地堡总面积近70000平方米,分多个区域,有专供李毅安使用的办公室,还有会议室、作战指挥中心以及食物、水和氧气储存区。内部通道宽不足3米、高约4米,墙体为厚厚的钢板和钢筋混凝土。

        地堡里储存的食物可供10000人维持生活30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