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用燃气轮机,已经被海军确立为下一代舰用动力系统,它不需要锅炉,因此其重量轻、体积小,但功率大,非常适合作为大型舰船的主机。与船用的柴油机或汽轮机相比,燃气轮机可以节省机舱面积,启动速度快,从而提高了舰船的机动性。此外,其维护相对简单,所需运行人员也较少。听说海军方面已经定下了今后的大中型水面舰船将以燃气轮机为动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南洋在发动机研发上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还紧跟着世界潮流,在英国于四七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船用燃气轮机后,南洋就紧随其潮流与英国公司共同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两年前,开始和罗罗公司合作在“康威发动机”,也就是wp100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航发改燃机”的研究,从而实现了了wp100发动机的“上天下海”。
也正因为“海洋康威”的成功,才让海军决心以燃气轮机为动力,唯一的问题就是,“康威发动机”的设计精密结构复杂,导致其成本较高,所以在研制200型涡扇发动机时,空军的要求的是廉价实惠耐用。
也正是为了满足军方的要求,它的研制工作也大大低于进度表,以至于影响到了yf-2战斗机的试飞,让其不得不引进通用动力的j79发动机,进行先期试飞。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尽快完成发动机的定型,毕竟,航空工业公司那边还在等着200发动机呢。”
在同事们聊着200发动机在应用延伸以及“航发改燃机”的研究,孙承玖在一旁说道:
“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进一步增加其推力和寿命。”
“确实,孙工说的很对。”
一旁的程跃民点头赞同道。
“按照目前的5,也就只能满足军方的需要,毕竟,军方对新型战斗机的飞行寿命要求是10000小时,以200型发动机目前的寿命来说,是无法满足空军全寿命无需换发要求的。”
南洋的战斗机研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毅安的影响,其中有一项就是对机体飞行寿命有着格外的要求,而使用寿命长也是西方飞机以及其它武器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后世一个最典型的谣言就是苏制是世界大战思维——未使用到全寿命阶段便被击落,那么其剩余寿命便被浪费。不如选择制造一些便宜的武器,以较大的数量支撑军队的行动。所以苏制武器寿命明显较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