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电设施上,南洋的技术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相比于欧美各国小型发电设备,我们的发电设备更大,能率更好,而且价格也更低,更适合伊朗的需要,当然,在铁路技术上,南洋的技术先进,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的子弹列车甚至比飞机还要快,就连俄国人都剽窃我们的技术,至于美国人,也从我们那里引进技术……”
化身成为推销员的李毅安,并不是在夸大其词,而是在讲述一个事实。南洋在一些技术领域,确实是领先世界,也有很多技术层面上,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平。
既然是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那么当然要把这些产品都推销出去。而伊朗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贸易伙伴,在巴列维时代是如此,在将来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南洋对于老朋友的认定从来都是非常灵活的,绝对不拘泥于某些形式。
“是的,陛下,我知道,根据我们的7年计划,在未来的7年中,我们工业方面着重建设石油、化工、纺织、制、面粉、水泥、化肥等工厂,在全国修建15座发电站和配套的输电网。我可以把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订单都交给南洋!但是……”
将手中的小本本收起来,巴列维直接了当的开出了他的条件。
“我们需要南洋派出专家帮助我们制造产业发展方案,派遣工程师帮助我们实施建设!”
面对这样的条件,李毅安只能勉强答应下来,嗯,看起来很勉强,可实际上,那是带着笑容的。
对于谦虚好学的好学生,当然是要加以鼓励了,甚至最后,李毅安还提出可以向他们提供贷款,帮助修建铁路。
“……当然,贷款是低息的,虽然不足以支撑伊朗完成铁路网的建设,但必定有助于你们的建设。”
一笔低息贷款不过只是敲门砖,有了这个贷款,南洋可以把手伸进他们的铁路建设之中,从最普通的枕木到钢轨,从机车再到维修设备,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南洋至少可以在伊朗铁路上获得上百亿美元的订单。
而铁路只是其中之一,接下来什么机场建设啦、航空公司的飞机啦,不都是机会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