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相坐长吁短叹,忽而庞元楷问道:“二兄,你觉得这苏尚书以后还能好么?”
庞元英不明白庞元楷的意思,道:“什么好不好?”
庞元楷道:“我听说这苏尚书在西北立下不世功勋,但却被人排挤,一开始差遣全都被卸去,只能在翰林院里苦苦度日。
后来得他叔父推荐,这才成为官家的侍讲,但又给了一个明升暗降的工部尚书,谁都知道工部没落已久,早就是一个贬谪异己的荒漠之地。
唉,惨呐,一个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新星,转眼间却是成了这般模样,你瞧瞧,堂堂一个尚书,竟然亲自来搞这些经营。”
庞元楷认真看着庞元英道:“我就想问问二兄,您觉得这苏允还能够好么?”
庞元英顿时皱起了眉头,思忖了一番,缓缓道:“三弟你的意思是要烧这个冷灶?”
庞元楷点点头道:“锦上添者众,人得意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吹捧之人,但落魄之时的帮助,却是能让人印象深刻。
咱们庞家子弟读书不行,若是咱们不早做准备,恐怕下一代就得没落了,所以,咱们得需要有人来提携他们。
当朝当权者,要么年老体衰,看着就干不了几年,要么自己家族庞大,咱们也帮不上什么,但这苏允才二十岁年纪,现在已经是尚书,以后四五十年时间呢,若是咱们庞家子弟能够得他照拂,嘿嘿。
所以,我就是想问二兄,您觉得这苏允还能不能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