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苦笑道:“那三首词的风格都跟兄长的风格以及心境极为契合,若是我不知道,一定会认为是兄长你所写。
而且,且不说那长相思以及浣溪沙,这首临江仙着实是写得太好了太好了,天下人除了兄长,我再想不出还有谁能够写出这样的词。”
苏轼笑道:“我也很吃惊阿允有这样的才华,但的的确确是他写的,你也知道我的为人,我不可能去做那等代笔之事。”
苏辙露出不可置信之色,其实在此之前,他并不确定那几首词是苏允所写,甚至倾向于都是兄长所写,但从兄长这里得到了实情,他这会儿是当真震惊了。
苏辙再次揣摩了一下临江仙,随后赞叹道:“阿允的才气,恐怕不逊色阿兄你了。”
苏轼点头道:“是啊,所以你能够理解我为什么要请李公带走阿允了么?”
苏辙点头道:“换了是我,也会做此选择,只是阿允为什么会这么抗拒入仕呢,兄长跟他相处时间比较久,知道得会不会多一些?”
苏轼皱眉道:“我也想不通啊,我想了很久,都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这么抗拒,想不明白啊。”
苏辙忽而眉头一掀,道:“此事咱们不能这么由着他,他不过是个孩子,无非便是不愿意进学,也不明白做官意味着什么,若是这般由着他,以后等他长大了,明白了,那也来不及了。”
苏轼有些踌躇道:“要不再等等,我看他真的是没有兴趣,若是逼急了,我怕他偷偷跑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