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当然明白苏辙的意思,他自然也不反对,他不愿意为官不是因为叛逆,而是他觉得自己尚且救不了自己,哪里谈得上救他人。
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嘛。
原本苏允觉得入仕可能会极大消耗他的精神力量,但在苏辙教了孟子之后,苏允忽而觉得,或许进入官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或许公门之中好修行?
或许以后若有机会,大约可以试试?
苏允学得开心,其实苏辙教得也开心。
教学相长嘛。
苏辙没有用这种角度来教人,因此教学的时候不得不穷搜枯肠,将自己毕生所学、经历、思考都拿出来,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总结讲述,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的人固然收获颇丰,但教的人领悟更多!
而教学之中,交流是必要的,一问一答之中,两人的思想自然会有所碰撞。
苏允是什么人啊,他是个后世人,后世人的一个普通想法,拿到宋朝来,可能便是颠覆三观的暴论!
苏允在学习中,会拿着后世的看法去对照,因此也会有诸多不解,而这些不解拿出来问苏辙,苏辙常常有大开眼界的感觉:这样也行?
其中两人争论最多的是王安石变法,毕竟这是当今大宋最为核心的政治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