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史小说 > 军史小说 > > 第二百四十八章十年之诺 (1 / 5)
        孙策遇刺而亡的消息,因有意封锁之故,尚未传至荆州。

        今张虞一路巡视汉江,从宛城至襄阳,再乘船入云梦泽,召见江夏、南郡地方大族,以安边人之心。

        巡视而归襄阳,因青、徐二州渐安,曹操回兵江淮之故,张虞遂生班师之念。

        临行前,张虞考虑一番,采纳钟繇所呈奏疏,撤消商郡,将商於八百里复归京兆尹治理。为了拆分南阳郡,从南阳、江夏二郡中析出章陵郡,下辖章陵、蔡阳、随县、湖阳、平氏、襄乡、复阳、平春、南新等九县,委杨阜出任郡守。

        堂内,张虞语气亲和,说道:“君自陇右效力以来,随军征伐,屡谏良言,德才兼备,有公辅之节。而今南人初附,边郡不安,特拜卿为章陵太守,代孤安抚离散之民,征剿山湖之寇。”

        杨阜时常的进谏虽让张虞头疼,但张虞却也因此欣赏他。今中原疆域版图急剧扩大,与杨阜同批为官的陇右士人先后已出任郡守。如赵昂拜武都郡守,尹奉出任中山郡守,姜冏拜博陵郡守,阎温拜雁门太守。故若不让杨阜外任,反而是压制了杨阜的发展。

        “大王赏识之恩,仆不敢相忘!”

        杨阜作揖问道:“今初任章陵郡守,仆有一小求,不知大王准否?”

        “卿但说无妨!”

        杨阜说道:“自丧乱已来,民人失所,今虽小安,然服教日浅。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乃是国策之根。然所领九县,疆域初定,人心浮动,如依严法治之。恐或有不从教者,有不从教者不得不诛,此非合大王教化之意。”

        “昔先王治天下,辨九服之赋以殊远近,制三典之刑以平乱。仆以为章陵郡依远城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使长吏随机应变,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比及三年,民安其业,南方承平,然后齐之以法,则章陵郡安矣!”

        杨阜这段话不难理解,无非是章陵郡初设,又临近边郡,今因兵事之故,无非依照内陆郡使用严法治理,更应强调长吏手段的灵活性。如有不顺敕令之人,如果依照制度处罚,恐会令百姓不满,会让江东之人得利,故只要不违反律法,不如让长吏随机应变治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