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张虞已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战争逻辑。
今以寡而击众,若能取胜不能盲目力战,之后于力战中侥幸取胜。故若想以少胜多,在张虞眼中必须尽可能掌握战场态势。
而若想掌握战场态势,除了懂得利用战场地形外,另外便是利用帐下兵马创造兵势,继而从中取得胜利。
精兵悍将仅是取胜中的部分因素,出色的将领常不会将希望寄托于苦战取胜,而是利用和创造破敌的有利态势。
韩信为何受称为兵仙,其强在懂得创造出破敌的有利形势,如背水一战中,韩信袭空营乱军心为关键一步,而他取胜的根本在于抗住赵军冲击,以及后续夹击赵军。
张虞手中兵马有两万多人,而若想击坐拥强兵的李傕,他必须学会忍耐,利用手上的步卒撑住关中兵马的冲击,若是扛不住冲击,一切战术将无从谈及。故张虞才在蒲陵列阵,利用地形优势,以消磨关西军的斗志与精气。
但想抗住关中兵马的冲杀可没那么容易,李傕希望能从驻守矮丘的右军打开突破口,李应及其子侄率兵猛攻徐晃所部。
徐晃与张杨两军所合万人构成了右军方阵,而负责右军阵脚之人则为郭淮,他率本部精壮千人巩固阵脚。今面对李应的强攻,郭淮所部承受的压力不轻。
并州军抗住第一波冲击之后,关西军诸部稍退整军,又发起强攻。
在关西军整军而进的同时,郭淮早已严阵以待。见关西兵卒齐头并进,并州军士先行从长弓、劲弩中发出的数百支箭矢,朝关西兵卒落去。
而关西军因头排兵卒持盾而进,将大量箭矢抵御在外,唯有越过头顶的箭矢,勉强对盾牌后的兵卒造成杀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