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是威州人,道士出身。早年靠些坑蒙拐骗的江湖路数到处行骗,蒙古军第一次大举入侵的时候,他纠合部众与蒙古人打过仗,又抵抗过去而复返的女真人地方官,遂得女真人皇帝招抚,赐予了威州刺史的官职。
后来大周崛起,武仙打算故技重施,先打一仗然后待价而沽,搏个满堂富贵。不料周军凶狠,一仗就把他的部下杀了个血流成河。
武仙只带着两三个心腹逃亡深山,没了受诏安的本钱,只能混迹在贼寇里头。
但他生来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总觉得自己才干出众,生来就要办大事、搏大富贵,最好还要活得无拘无束,痛快淋漓。所以,他这几年四处奔走,往南数次潜回威州抱犊寨纠合部众,往北又好几次进入草原与蒙古人勾兑,倒是积攒了点名声。
可惜这样的人,生不逢时。
若这天下没有大周崛起,金国不断地颓废直到分崩离析,世道恐怕比现在乱上百倍千倍,各种各样的野心家正好乘机揭竿而起。但大周的统治已经相当稳固,无数出身边境的武人,已经成了执掌权柄的边疆将帅。
他们对边境的控制何等严密?他们对草莽的手段又何等熟悉?
武仙几次努力,攒下的名声也不知是好事坏,可家底耗尽,旧部死得七零八落。连带着武仙的宗族亲眷也倒了血霉,有的被强制性地迁徙到中原内地,还有好几个嫡亲的兄弟战死了。
到了最近几个月,武仙与大周的仇恨越来越深,于是转而到处宣传,劝说贼寇们与蒙古人携手。
按他的说法,蒙古人和大周眼瞅着又要厮杀,其情形如两头巨兽冲撞,先死的一定不是巨兽本身,而是巨兽脚底下苟延残喘的杂草、鳞虫之类。
这种时候,还指望轻易蒙混过关,绝不可能。所以无论如何,都得抱住一条大腿以自保,而且以投靠蒙古人为上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