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那些北人过惯了兵荒马乱的日子,只要一晚上睡醒没有被鞑子的铁蹄踏成肉泥,都会觉得是大周的德政,跪下来高喊几句陛下万岁万万岁。
而那大周皇帝亲信的,包括他的军队、他的商行体系中人整日里吃香喝辣,捞足好处,这也正是武人当国的本色。
陈自明回忆起王二百得意洋洋的面容,想到这个船头在无数场合的古怪表现,想到那许多北人满嘴都是厮杀往事的德行,觉得自己的判断一定没错。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他拒绝了北人继续高薪聘请,转而回乡的原因之一。
大宋则与大周相反。
大宋本来就推崇文教,南渡以后百年,百姓已经习惯了和平,形成了相对稳定、安宁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一旦被打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应对,包括朝廷在内。而直面艰难的百姓们,更是惊恐惶惑,乱作一团。
陈自明没法指责他们,总不见得说,大宋的百姓活该去过北人那种苦日子?那种可怕的生活终究只在嘴上传说,眼前乡里乡亲纷纷陷入穷困,眼看快要滑向深渊了,这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他自己一路上遭人求援求助,其实也有些惊慌。以至于恍惚觉得,是自己过去两年出游,没能时时刻刻给乡亲们出主意,才导致了现在的困窘局面。
这局面该怎么摆脱?
陈自明一时焦躁。
若在数年前,他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去城里问问官府,看看老爷们是否能高抬贵手。可他出海两年,见识比以前广了许多,知道就算在临安城、庆元府这种地方,底层官吏也半数颟顸无能,半数贪得无厌,别提天高皇帝远的临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